三围小说网提供灵太后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三围小说网
三围小说网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重生小说 现代文学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两性小说 灵异小说 幽默笑话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侦探小说 经典名著 官场小说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狼性村长 工地风情 乡下舂天 美女佳韵 借种经历 异域生活 吟语低喃 妙手神织 舂染绣塌 子夜子荣 忘年之性 昭阳趣史
三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灵太后  作者:李孟 书号:2029  时间:2014/1/23  字数:7705 
上一章   第五章 夜澜栅1    下一章 ( → )
  慈英慈和动惊雷,空心空对落蔷薇。

  ***

  自延昌元年起,魏主就对高肇专权有所觉察,特别是高肇与清河王元怿多次在公开的场合发生冲突,更使魏主感到高肇这个人在自己的面前,对自己的亲弟弟竟如此无情面,将来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一次,元怿对魏主说:“臣听人说,最名贵的器物是不可以借人的。所以说,季氏祭泰山,孔子引以讥讽;仲叔乘特别豪华的高车,丘明以为深诫。就是因天尊地卑,君臣有别。皇上应该防微杜渐,不能让臣子有所逾越,取代了皇上。至于减少官员俸禄。赈灾和大赦的事情,都是应该由皇上颁发诏令,而后再由臣子去执行的。现在高肇作为臣子,却擅自超越权限,安置众多官员,赦免很多囚犯和死罪,独断专行放粮赈灾。这样以下犯上,使明君不能发布命令,而臣却在下面任所为,大的祸害将从这里开始。”

  魏主听了他的论说,笑而不答,元怿心里也就明白了。

  后来,恒。肆二州发生了地震,死了不少老百姓,国内传言四起,说是魏朝就要大。到公元514年,南方梁朝投降过来的将军报告说,梁朝想首先从蜀地的方向来攻打魏国。听到这个消息,朝庭大臣纷纷要求向蜀地发兵。

  魏主借这个机会,命令高肇带领十万兵马驻扎在蜀地,并在有机会时,去夺回被梁朝占领的益州。同时还派了二十多员大将随他一起出征,免得他拥兵自重。

  时值寒冬腊月,军务不便,高肇十分胆怯。他向高皇后求情,请她帮忙求魏主再给增加些兵力,魏主没有答应。高肇只好硬着头皮向益州进发,在那里打了一个小仗就再也不敢动了。他出师不利,自然也就不敢轻易回朝庭,却正合了魏主的心意。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年正月,也就是高肇出征几个月的时间里,魏主元恪突然患病,仅仅两天,就在式乾殿里驾崩了。

  众人都知道,这两天中只有高皇后一人尾随于皇上身边,而皇上本是青壮年龄,怎么会好好的突然死去?可谁都手中无证据,岂能轻易胡言?

  魏主去世的时候,高肇正在巴蜀之间与梁‮军国‬兵僵持着,朝庭中掌实权的于忠。崔光。王显和侯刚等人,大多是高肇对立派的人。

  当天傍晚,只有太医王显和宫人在魏主身边。王显向众人宣布皇上驾崩的事时说:“皇上驾崩前,嘱托朝庭众臣要保护好后宫。高皇后有令:从即时起,由皇后主管朝政,朝庭大事要向皇后报告。”

  于忠和崔光两人听说凶信后,也不管什么“遗嘱”的事,不约而同地相约着急急跑向东宫。到了东宫不等口气,也不管群臣礼节。事体因由,于忠一把背起太子元翊就向式乾殿跑。到了殿内,就扶住太子向西哀哭。刚刚哭了几声,崔光呼吸尚不均匀地赶进殿来,便急让太子止住哭声,立即就要扶太子即位。

  王显一看不对滋味,忙说:“太子即位,应该向皇后报告一声。”

  崔光说:“皇帝驾崩,太子即位,这是国家的正常典序,举国上下皆应尊从,何须中宫命令?就是中宫在此也必是这般作法。”

  王显又说:“太子登基是国家大事,不可草草,明登基不迟,何必这样不成体统。”

  崔光说:“天位不可一时空虚,怎么能等到明天?”

  说到这里,急着赶来的元怿。侯刚等人也一起上前,都说:“太子登基,当务之急。”

  众人边说边簇拥着太子,一起来到太极殿。众官为小元诩穿上衮龙袍,戴上冠冕,扶坐到皇位上。

  于忠等人对崔光说:“太子刚刚坐定,就请崔大人摄行太尉职务,万万不可推。”

  崔光到了此时,也就不再推辞,身走向前主持太子登基仪式。

  崔光简明地说了一些套话之后,就执行为新皇帝进玉玺,佩绶带的仪式。侯刚和于忠两人扶着小元诩过来,跪着帮元诩接受后,再扶新皇上回到皇座上坐下。然后崔光一声令下,大钟响敲,所有在场的人都跪在地上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皇后虽然住在宫内,可是她的行动迟缓了一些,又加之她之前是一身丧服打扮,听到众人要扶太子继位,还须梳洗打扮后才能出面见众人。所以当她急急地来到太极殿之后,典礼仪式已毕。她看朝庭大势已定,不容再说什么,只好气愤愤地回到嘉福殿。

  这天晚上,宫中整夜不断的人来人往,所有的在京大臣们都赶来太极殿前跪拜,稽首朝贺,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

  第二天,朝廷颁诏天下,新帝继位,实行大赦,追悼先皇,全国举哀。接着又诏令在外征讨的各路大军班师回朝,南北两朝战事暂告段落。

  领军将军于忠因堂妹于皇后死得不明不白,早就怀恨高氏家族,只是无缘发作罢了。他乘此机会,首先命令宫中卫士把王显拿下,说他:“陛下突然驾崩,身为御医的王显侍侯有误,罪在当诛。”

  王显不服,想要分辨,于忠一个眼神。卫兵会意,用刀背从后面狠狠地打了他一下,把他击倒在地;然后拽入牢房,第二天早晨王显就死了。紧接着于忠等人传出旨意,让皇族老臣高王元雍入主西柏堂,任城王元澄主持尚书诸事。但是两个人任职之后发现,自己很难直接见到小皇上。

  二月初下诏,尊高氏为皇太后,胡氏为皇太妃。并请皇太妃胡氏从别宫进到内宫,还住在宣光殿里。冯赢自然也跟着回来了。当月二十一,葬魏主于景陵,尊为宣武皇帝,庙号魏世宗。

  高肇还在函谷关,突然接到新皇帝的哀书,这才急急地星夜回奔。他明知朝中有变,自己过去的对立面现在都在京中掌权,此时回宫与己不利。但回去晚了与己更不利,再说高皇后还在宫中,京城中高氏一族人的利益和性命都系在他的手中,需要他立即回去挽救局面。一路上急得他整啼哭,茶饭不思。仅仅几天时间便形憔悴,神志恍惚,只恨马腿太短,不能立即返京。

  好不容易回到瀍涧驿站,已经离京不远。因为到了深夜,更主要的是现在京中情况他一概不知。思来想去,始终不敢冒然进京,便暂时住在这里休息。刚好京中的家人也到了这里,他急忙招见,但没等家人报上几句话,他便不再听下去,自己一个人关上门不再出来。家人们都要与他相见,细说底,全被拒绝在外。家人们守在门外隔户相劝,不让他贸然进京,高肇在屋里却一直默不作声,没有反映。

  后来高肇问:“你们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人知晓?”

  家中的人们回说:“没有。”

  高肇说:“这样就好,说明他们目前还不能把我怎么的,明天我哭完孝,就立即收拾局面。你们现在就回家准备起事的人马,听我号令立即进宫。”

  众人按他的吩咐,返身进京城回家准备去了。高肇那里能睡得着,他先派了一个人潜进宫中观察动静,若有不利消息,立即回报。这边安排心腹将官接替他置掌随行兵马,明天亮后进宫接应。

  天刚微明,高肇更换了一身素服孝衣,不管其它兵马人役,独自一人乘着夜未退,径直飞马奔入皇宫,扑到太极殿前大声哀哭。

  元雍和于忠几天来一直住在宫中,唯恐一时不周,丢失了到手的良机。按他们的指令,高肇一进宫门更有人告知两人。元雍和于忠立即起身来到太极殿,还没等高肇哭完,就下令抓人。

  高肇大喊:“冤枉!”

  不等他说完,于忠便怒吼道:“卫士何干?还不动手!”

  话音一落,立即冲上一群卫兵,把高肇的喉咙扼住,掐得他喉噎气,目瞪舌伸,一会功夫就没命了。这时,元雍拿出一道早已准备好的。列着高肇许多罪状的诏书,站在殿前台阶上当众念了一遍,并宣布:高肇进京后因见罪恶已经暴,在众人面前畏罪自杀。因先皇元恪的姑姑高平公主是高肇的子,且高平公主与高肇所做罪恶无关,所以有关家人都不追究过失。

  高肇的家人和亲戚原想高肇一进宫更天下大吉了,正准备动身配合的时候听到宫中传来凶信,当时便散了一大半的人。到了晚上,于忠和崔光令人把高肇的尸体,从宫墙侧面用于出入杂物和往外送粪便的小角门送出去,放到高肇家的门前。

  为了斩草除,于忠。侯刚等人又带着人马直向后宫奔去。

  胡太妃发现众官兵明刀荷直奔嘉福殿,知是冲着高太后来的,也明知于忠是要报于皇后的仇,当然也知道是高太后平时过于险恶才导致今。不知怎的,她的侧隐之心油然升起,急忙召唤冯赢等人一起前去中宫。刚到了那里,就见于忠揪着高太后的衣服从殿中出来。

  胡太妃急忙高呼:“于将军手下留情。”

  于忠没理会,只对着她说:“不关胡太妃的事,请速回宣光殿。”

  胡太妃顾不得太多,上前拉住于忠的衣袖说:“先皇刚刚过世,未亡人尚未安静,还请于将军暂缓几才好。”

  于忠狠狠地说:“这个祸不除,国家不能安定。”

  胡太妃说:“高肇已经伏诛,就放太后一条生路吧。”

  侯刚上前说道:“太妃仁慈之心不可用于恶妇之身,先皇。先皇后和元昌之冤不能不报。请太妃回去吧,这里的事自有朝庭官员们安排。”

  胡太妃说:“人生有命,富贵在天。不过是天地借她手而为之。更何况这些事情尚未明白于天下,怎么可以这样轻易杀人?再说,人世之间自有说不清的冤仇,且不可无休止地冤冤相报。还是善良待人,修养身家,到此为止吧。”

  高太后乘着胡太妃求情的机会,从于忠手里挣脱开,跪在地上求饶说:“但求放我一条生路,以后永作平民,不再进宫。”

  胡太妃对于忠说:“生灵可贵,佛恩慈悲。愿将军构筑七级浮屠之业,广积来生宏财伟业,佛主在天之灵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高太后也说:“从今以后,我愿皈依佛主,离尘缘,求将军饶命。”

  崔光原先跟在他们后面没有说话,到了这时,也出来说道:“既然太妃担保,就让高氏剃度出家吧。”

  四十八到了此时,于忠再无别的办法,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他喝令宫人当时就给高太后剃度,派专人押着她去皇家的瑶光寺出家,并宣称:“不在节假或奉诏,不得再入宫中。”

  刚刚送走剃度了的高太后,又见侯刚押着高太后的亲生女儿建德公主过来情示说:“这个小女孩怎么办?”

  于忠说:“一起送到瑶光寺。”

  胡太妃马上拉起建德公主的手说:“她才刚刚五岁,还什么都不懂,是我早就认下的干女儿,她得跟随我在一起。”

  崔光向于忠示意,随她去。于忠也不好再坚持什么,犹豫之际,胡太妃乘机拉着建德公主回宣光殿去了。以后,建德公主每里都在胡太妃身边,视胡太妃如亲生母亲,胡太妃也把她看成自己的亲骨一样,‮抚爱‬非常,照顾周到。

  瑶光寺里,高太后这个昔日美人。宫中的主宰,今的尼姑。无发女人,整天用泪水洗面。她恨不得立即变成厉鬼,把于忠。崔光和这时的胡太妃全都撕个粉碎,让他们都烟飞魂灭才解心头之恨。她在寺中每天都祈求上天,能给她的仇人一个最解恨的恶报。因她的为人如何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寺里没有人和她说话,也不把她的行为当作事件汇报,高尼姑也就相安无事地生活着。

  自此以后,于忠整天围着小皇帝转,在宫中哄着小皇上玩,上朝下朝都背着小孩子走。那七龄年纪的小皇帝能懂什么朝纲政法?不过是这些大臣们的一个玩偶而已,宫中宫外全凭这几个大臣的意图办事。因于忠总在他身旁,顺着他的意图办,所以只要是于忠说话,小皇帝必然点头赞同。而元雍等循规蹈矩。对皇上毕恭毕敬的人每次见皇上时,都必参拜大礼。小皇上先时还觉好奇,后来就觉得乏味,心中发烦,就不愿意再见他们了。于忠更是借机独揽权柄,动辄便说:“这是皇上亲敕。”别人明知是他自己的意图,也没有办法反驳他。后来发展到大臣朝拜皇上要看于忠的脸色行事,于是于忠说话就是圣旨,他竟发展到擅权越规,无人敢制止的地步。因为,人人都怕“皇上”随意说出一话来,要了自己的命,甚至身家难保。

  有裴尚书和郭仆两人,见朝庭被到这种地步十分痛心。联合向西柏堂主持人元雍面奏,要求惩治挟制皇上,假传圣旨,独断专行的于忠。就在元雍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被于忠的“耳目”发现,并向于忠报告了此事。

  第二天早朝时,侯刚就当庭宣布裴。郭二人诬讥皇上,罪不容赦。于是“朝庭”就把这两个人逮捕下狱,定成死罪,很轻易地活活冤死两个忠臣。

  为这事,元雍气得要命,出面向皇上起奏,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可是小皇上一听是说于忠坏话的,当庭就哭闹起来,死活也不让把于忠如何,还让元雍快滚开。

  于忠也顾不得什么避嫌,从小皇上身边站出来说:“大胆元雍,你把皇上成这个样子,是要造反吗?若不看你是三朝老臣的面子,祸及九族也是不够的,还不快快回家去!”

  第二天,于忠反以此为由,把元雍的官给免了。

  崔光感到,如此下去又将是一番败局面,对自己也会不利,必须尽快改变当前形势。一天早朝以后,他把于忠找到议政堂,对于忠说:“将军为政辛苦,但皇族势力太大,是无人能抵御得了的。再说还有众人觊觎权势,现在这样,难免不惹出意外之祸,那时你们于家世代忠良的美誉将要难保了。”

  于忠翻翻眼珠说:“不过是元雍。元澄之人在下面作祟罢了。”

  崔光说:“非也,怿。怀。悦等诸王爷的实力也都很大,作为皇亲的高肇经营多年尚不能动损其毫,而于将军才不过几月功夫就有多人参奏,请你对这样的事情三思而行吧。”

  于忠说:“依你高见,该如何办?”

  崔光说:“当今朝中旗鼓相当者有多人,以你一杆旗帜难以众,万一引起众怒,岂有你我的位置?当前皇上年幼,年长以后若认为咱们挟制皇上怎么办?若再扶起皇族,有谁能和咱们始终一条心?依我看,莫不如辅佐后宫,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事好事坏都是他们皇族的事,与咱们无关。”

  于忠说:“你的意见是胡太妃?她乃女中豪杰,是不易辅佐的。”

  崔光说:“非她不可,太妃仁慈,心无杀机,又能权衡轻重。最重要的是,她是国母,谁人不服?而太妃在朝中没有根基,她不用你我,还能用谁?”

  听了这番话,于忠心里早已诚服,向着崔光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崔老大人真是深谋远虑,给在下上了一课,我实在是不如你呀。”

  两人在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步骤,然后高兴地在一起喝起酒来。

  ****

  第二天早朝后,殿前只乘下几个辅政大臣时。按照商议已定的事,于忠首先提出:“当今皇上圣明,而太后位空,应进胡太妃为太后。”

  崔光立即应和:“此议甚当。胡太妃文采湛,弓马娴熟,这是众所周知,也是先皇曾多次赞赏的人。只因高氏发难,压抑长久。当今国家待兴之,宜由太妃主掌后宫,兼以辅佐国事,使朝庭更有主见。”

  侯刚见机转舵,同声应和。

  有的大臣见所举之人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也觉心中平衡。有的人见此举可以减少于忠的权力,更是异口同声表示赞同。其实,朝中百官谁都不希望于忠独自专权,听了这样的意见,自然是共同赞同由胡太妃主政。

  小皇帝本来对亲生母亲没有什么印象,可是他见众人都齐声赞同,虽然他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也因是于忠说的话,便点头表示应允。

  当年八月六,朝庭下令颁诏:“尊胡太妃为太后,居崇训宫。”同时进胡国珍为光禄大夫。侍中。安定公,进刘腾为太仆。

  第二天,崔光。于忠。侯刚。刘腾等人进崇训宫谒见胡太后,一起请求胡太后临朝听政,辅佐幼主。

  胡太后表示:“这是关系国家的大事,要由朝庭全体大臣和皇家官员共同协商以后,才能考虑是否参政,万万不能草率从事。”

  于忠等人左说右说地百般请求,也不能得到胡太后的应允,只好先告退出来。他们小议以后,分头去和朝中众臣及皇亲国戚们商议。要求皇亲国戚们再来劝说一番,然后准备用最隆重的仪式请胡太后出朝执政。

  按照朝庭的安排,胡国珍全家迁进京城。这样的消息对胡太后来说,实在是个很好的事情,将是胡家父女分别多年后的重逢。已经是皇太后的胡氏从得知消息开始,整整几天不能睡好觉。她时刻想着看望父亲。妹妹和最惦记着的小弟弟,恨不得立即就能见到他们的面。她天天打发宫人出京城探望家人的消息,看家人们离京城还有多远。胡太后细心地为父亲及弟妹安排好了住处,还为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这些天,她时时刻刻对着这些礼物呆呆地看,思索着还应为他们做些什么。

  终于盼来了家人即将到京城的音讯,胡太后便急得当即唤人去牵车马,自己则随手牵过宫女捧着的斗蓬披在身上便出了崇训宫。被扔在后面的宫女们甚至来不及说什么,只能紧跑慢跑地追赶。她却顺脚跳上面而来的鸾驾急忙驶出皇宫大门,再从京城洛的西门出来,向着前方奔去。

  众宫人在后面紧紧跟随,又驰出三十多里路,才远远地看见一队人马浩浩地向着京城开来。她立即叫人停住自己的车辆,从车上跳了下来,站在路旁遥望着远方的亲人。

  胡国珍带领全体家人知是太后相,也早早下车,向皇太后这边跑来。众人跑到太后眼前,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太后忙上前双手扶起胡国珍,着眼泪说:“爹爹不可这样,折死女儿了。”

  说完就要跪下给父亲行礼。

  胡国珍那里肯让,一再地说:“你现在是国母,万万不可给下官行礼。”

  父女二人相搀相扶地推让了半天,太后无法,又怕老父劳累,只好作罢。她又忙让大家都免跪。起身,众人才纷纷起身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家亲人久别之后的相逢之喜。胡太后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人群,寻找妹妹和弟弟。

  胡国珍忙唤两人出来,与姐姐相见。姐妹和弟弟三人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胡国珍也站在一旁连连地用手抹泪。

  胡太后摸着刚十几岁的弟弟脸说:“长大了,长得好看多了。”又说妹妹:“该出嫁了,该有人家了。”

  弟弟和妹妹都让她说得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说:“不配姐姐夸奖。”

  三人说了好一阵子话,胡太后才一手拉着妹妹,一手拉着弟弟,跟着父亲,四个人向着京城的方向一面聊家常,一面慢慢地走着。

  宫中众人跪请胡太后上车,胡太后让老父亲先上了车,才拉着弟弟和妹妹一起上了自己的皇家马车。三人在车中有那述不完的情,说不尽的话,高高兴兴地向着洛皇城走来。  wWW.sSvVxs.Com
上一章   灵太后   下一章 ( → )
灵太后无弹窗是李孟的经典之作,三围小说网提供灵太后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三围小说网是灵太后无弹窗阅读就选之站,灵太后无弹窗精心整理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