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小说网提供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三围小说网
三围小说网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重生小说 现代文学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两性小说 灵异小说 幽默笑话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侦探小说 经典名著 官场小说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狼性村长 工地风情 乡下舂天 美女佳韵 借种经历 异域生活 吟语低喃 妙手神织 舂染绣塌 子夜子荣 忘年之性 昭阳趣史
三围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作者:双面人 书号:26272  时间:2020/4/22  字数:11353 
上一章   第086章    下一章 ( → )
  贺俞氏笑容可掬地说道:“我们离京这么多年,也只嫂子府上一门亲戚了,不请嫂子帮衬,难道去求外人不成?寿儿和喜儿素来乖巧伶俐,进了宮,也好做娘娘的膀臂,助娘娘一臂之力。”

  俞老太太心里明⽩贺俞氏一行人突然进京的用意,虽不知他们为的是什么,但凭着她所知的贺俞氏,无利不起早,必然是为了名利,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贺俞氏刚进门,尚未用膳,便开口让自己替她打点贺寿儿和贺喜儿进宮之事。

  俞老太太目光凌厉,眼前的贺俞氏果然还是闺阁中的子,俞老太太冷笑,她孙女儿做皇后,难道她竟是个傻子,巴巴儿地送人进宮给她添堵?贺寿儿和贺喜儿是亲戚又如何?纵然姓俞,俞老太太也不会送她们进宮,遂假作没听懂贺俞氏说让贺寿儿和贺喜儿进宮的意思,笑道:“老姑太太要送两个姑娘去做宮女?这可使不得。不管怎么说,寿儿和喜儿都是老姑太太嫡亲的孙女,如何能给娘娘做端茶递⽔的丫头呢?”

  贺俞氏一愣,险些破口大骂。她的儿孙个个娇生惯养,为了让孙女嫁得⾼门,也是自小读书识字的,她怎么会让女儿去做宮女伺候皇后娘娘?她本就不喜俞老太太这位长嫂,眼见着俞老太太的孙女做皇后,孙子封公爵,贺俞氏心有不甘。

  俞老太太又笑道:“老姑太太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娘娘跟前的女官宮女太监都是定例的,并不缺丫头使唤,很不必再让两个女孩子过去。”

  俞皇后虽已年过四十,但是长庆帝忙于国事,又不想让臣民说自己沉湎于酒⾊,于是选嫔妃之际,连同原先东宮旧人,一共只封了六个嫔妃,极为敬重俞皇后。这样一来,上行下效,文武百官不敢宠妾灭,许多官宦之家的原配正地位稳当,毕竟前朝就有皇帝宠妃太过,那位宠妃常常赏赐宮女给朝臣,那些朝臣自然宠爱有加,导致下面许多原配正不如姬妾体面。知道这一段故事的,都对长庆帝感涕零,常常建议自家的⽗亲公公丈夫儿孙们效忠长庆帝,兼长庆帝名正言顺地登基,他们也就更加忠心了。

  贺俞氏面⾊一沉,道:“嫂子知道我的意思,怎么反曲解了呢?”

  俞老太太眯了眯眼睛,寒气袭人,道:“难道我说错了不成?老姑太太两个孙女儿既要进宮,不做宮女做什么?还想做娘娘不成?皇后娘娘是我嫡亲的孙女,我这把老骨头为了娘娘,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看到俞老太太虽苍老已极,却浑⾝的气势,贺俞氏吓出一⾝冷汗,她忽然想起旧年俞老太太的子来,从前做媳妇时已是如此,何况现今是家里的老封君。

  正在这时,俞恒进来道:“谁惹祖⺟生气了?孙儿这就替祖⺟出气。”

  贺俞氏连忙站了起来,看到俞恒面⾊漆黑,心中不噤暗暗打鼓。

  俞老太太说明贺俞氏的来历和来意,俞恒目光如电,冷冷地在贺俞氏脸上一掠而过,贺俞氏只觉得面上似有利刃刮过,隐隐生疼,犹未如何,便见俞恒淡淡地施了一礼,随即走到俞老太太前,替俞老太太扶了扶靠枕。

  俞老太太问道:“今⽇下朝怎么这样早?还不到时候。”

  俞恒笑道:“圣上许我半⽇假,恐外人惊扰了祖⺟。圣上已经说了,倘或谁惹得祖⺟生气,让我只管出手,出什么事儿都有圣上做主。”

  贺俞氏听了,愈加惊恐。

  贺俞氏确是骄横的子,不过她独自抚养孙儿孙女,也是颇懂得心计手段的,事到如今,不好开口,只能另想它法,何况还不知宮中那一年选人,倒不必和俞公府生了嫌隙。想毕,贺俞氏连忙上前赔礼,又叫自己的丫鬟去叫人来拜见俞恒。

  俞恒年纪虽轻,爵位官职却⾼,贺俞氏颇有自知之明。

  俞恒淡淡地道:“让表兄表弟都到书房里来见罢。”说着向俞老太太告辞,去了书房。

  贺俞氏叹了一口气,只能如此。贺俞氏本是想着将一个孙女嫁给俞恒的,但是俞恒过于刚硬了些,而且不好拿捏,更不用说他已定了亲,既已定亲,又是赐婚,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退亲,还不如送两个孙女进宮,博一博天大的富贵。

  贺俞氏等人住下后,如俞老太太所料,不曾打发人去收拾旧宅,理所当然地居住在俞公府上,然后颐指气使,并未当自己是外人,下面的男女下人无不怨愤。

  俞老太太冷笑一声,当即就吩咐管家去料理。

  贺家的旧宅四五十年没有住人,但是一直都有看房子的下人,四五十年来,早已儿孙満堂,那些起先看守房舍的下人多已去世,其儿孙仍旧守着。换成其他人家,这些下人早就起了二心,将房子赁给旁人自己收取租子,偏生俞老太爷虽不喜这个妹妹,该照应的都照应着,时常打发人去查看。听说贺家没有拨来修缮房舍的银子,俞老太爷亲自做主让那些下人将后院一带下人群房赁给外人居住,租子给他们自使,平素打扫修缮房舍也由他们来管。

  俞老太爷去世后,俞老太太也常打发人去看一回,故而贺家旧宅绝非贺俞氏心中所想的破败不堪,反而十分齐整,略略打扫一番便能⼊住了。

  管家亲看一回,心中估算,吩咐人打扫,回来告诉俞老太太,不到十⽇即可⼊住。

  俞老太太点了点头,暗暗打算十⽇后便让贺俞氏搬走。

  贺俞氏本打得好主意,长住俞公府,凭借着俞家的权势,好为子孙谋划。不料他们在俞公府住了两⽇,除了贺俞氏外,贺福生等夫兄妹们忽然病了,夜里睡不着,⽩⽇不肯吃饭,原本只道初至京城,劳累所致,并未如何在意。他们觉得一家人住在俞公府上,不好张扬太过,遂不声张。谁承想,又过了两天,越发重了,夜里总要起来三四次,甚至贺喜儿満⾝満脸都起了疙瘩,贺俞氏觉得也有些心悸,慌得她连忙来找俞老太太去请太医。

  可巧王太医如平常一样来俞公府为俞老太太诊脉,闻听此事后,望向俞老太太道:“既是府上的贵客病了,下官就去走一趟,也不必再劳烦老太君拿帖子去请太医。”

  俞老太太近来有了些起⾊,精神比往⽇略強,道:“那就有劳王太医了。”

  此话一出口,因今⽇休沐,俞恒侍奉前,想起一些心事,对贺俞氏道:“老姑太太且先回房,等王太医替祖⺟诊好脉息,即刻过去替表兄弟们诊脉。”

  贺俞氏看了看王太医,扶着丫鬟转⾝先回去了。

  王太医听了俞恒的话,却是十分诧异,他已经给俞老太太诊好脉,又重新写了药方,正告辞时贺俞氏亲自过来,怎么俞恒留下自己却说尚未诊脉?他常在宮中并官宦之家走动,很快就明⽩俞恒有话代自己,遂笑道:“俞公爷有什么话只管吩咐。”

  俞恒问道:“到底是王太医,竟猜出我有话了。老姑太太家原本住在粤海,距离京城数千里之遥,他们那里和京城大为不同,初次进京,得此症状,可是⽔土不服所致?”

  王太医赞道:“俞公爷原来也知道?单听府上老姑太太所说的症候,正是⽔土不服。”

  俞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道:“我有一事还请王太医相助。”

  王太医道:“俞公爷请说,若是力所能及,必定不会推辞。”所谓力所能及,便是不德,而且不会惹来烦恼。毒哥,来口锅![异世修真]

  俞恒素知王太医的心,这也是为何单请王太医进府给自己祖⺟诊脉的缘故,他微微一笑,道:“我请王太医去给老姑太太的家兄弟姊妹诊脉时,按症候开方配药,但是老姑太太问起病因时,王太医略含糊些不予说明,可好?”

  王太医纳闷道:“这是何故?”

  俞恒道:“并没有什么缘故,只是请太医相助。含糊过后,他们若在追问,太医再说是⽔土不服的症候。”如此,更容易让人疑心病因。

  王太医想了想,既不耽误自己诊脉治病,也没让自己哄人,不过是略含糊些,然后再回答,实在是不值一提,道:“既然公爷如此代,下官听从便是,举手之劳而已。”

  俞恒谢过,吩咐屋里伺候的老嬷嬷叫人抬了竹轿,送王太医去清辉阁。清辉阁距离正院极远,兼之天气炎热,王太医已经年过半百了,将及花甲之年,一路走过去未免容易累着,于是俞恒便叫人抬着他过去,也算是自己对王太医的一番心意。

  王太医听了,果然感动非常。

  等王太医他们离开后,俞恒招手叫来两个婆子和一个小丫头,吩咐了一番,她们听完,不由得看向俞老太太。

  俞老太太道:“恒儿,你这是做什么?”

  俞恒若无其事地道:“就是让她们在王太医离开后路过清辉阁,说些天煞孤星的传闻,好叫老姑太太他们知难而退。”黛⽟是他心系之人,当初林如海曾经就说过看她府中简单,能让黛⽟清闲些,故而他不愿老姑太太久住不走,何况他们还想着进宮打扰自己的姐姐。

  俞老太太道:“不行,你还嫌你天煞孤星的名儿不够响亮?”

  俞恒却是一笑,坐在前镂着花卉草虫的鼓凳上,道:“外人言,何必在意?孙儿名声传了这么多年,虽有灵台师⽗开口,亦难让人相信,既然如此,宁可再响亮些,免得那些人为了名利时常来打扰咱们的清静。再者,孙儿名声在外时,无人登门,此时姐姐封了皇后,他们便来,可见其为人,倒不如一概摒弃在外,免得惹出祸事。”

  即使是门风雅正的书香世家,也不是人人都好,总有那么几个为非作歹的,俞家族中如此,俞恒舅舅家亦然,只是不在京城中,尚未登门罢了。旁人看重亲友人脉,俱是连络有亲,俞恒却觉得有不如无,虽然少了助力,却是更清静。

  俞老太太低头思索片刻,觉得有理,自己在时,乃是长辈,无人敢对俞恒指手画脚,倘若自己去了,他们小夫两个毕竟是晚辈,不好打发,遂点头道:“就依你罢。我早有了法子打发他们走,却不如这个法子。只是又加重了你的名声,让我心疼。”

  当下,俞恒吩咐的两个婆子和丫鬟出去了。

  清辉阁中,王太医依照俞恒的嘱咐,诊脉后,果然都是⽔土不服,不过症候不一,遂分别给众人开了治疗⽔土不服的方子,却并未言及病因,贺俞氏立即开口询问。

  王太医听了,当即含糊其辞,目光躲闪,咳嗽了一声,道:“并无大碍,老太太放心。”

  他越是如此姿态言语,贺俞氏越是怀疑,厉声道:“还请太医言明,到底是什么病症?这样厉害?几个孩子都不好。”

  王太医暗想俞恒了得,连贺俞氏等人会追问的事情都想到了,遂道:“并不是大症候,只是⽔土不服罢了,将养几⽇即可。”

  贺俞氏犹疑不定地看了他一眼,心中却是不信,再三追问,王太医仍是说⽔土不服。

  贺俞氏自小读书识字,也知道⽔土不服的症状,但是他们一路上走了数千里的路程,途中也曾住在别处,何曾⽔土不服过?何况王太医又躲躲闪闪,只怕有什么厉害的症状也未可知,因实在问不出来,唯有放王太医回去。

  俞公府请太医院的太医来,从来都不必给诊金,按年节送礼,贺俞氏亦知,故无表示。

  虽然得了药方,贺俞氏却不敢让人煎药,想了想,起⾝往俞老太太房里让她再请个医术精湛的太医来,这个太医实在是信不得。她穿过花园,沿途遇到不少丫鬟仆妇,恭恭敬敬地向自己行礼,贺俞氏心头得意,路过⽔亭时,忽然听到里面有人说话,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只言片语,说什么贺家,她立刻站住脚细听。

  因离得远,听不清,贺俞氏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走近⽔亭,只听其內有个小丫头脆生生地道:“乔妈妈,王太医能给老姑太太家的公子‮姐小‬治好么?我不大相信呢,谁不知道咱们公爷的名声,哪里像他们这样居然敢住下来。”

  接着,贺俞氏又听一个婆子呵斥道:“你胡说什么?仔细拔了你的⾆头!咱们公爷好容易才有今⽇的前程,哪能任由你们说三道四?快快住嘴。”

  小丫头嘟囔一句,贺俞氏并未听清,却听又有一个婆子道:“老姐姐别恼,咱们公爷那样的名声,她一个小丫头难免好奇些。也真真是巧,老姑太太才住进来几⽇便得了病,怪道是老太爷的嫡亲妹子呢,比二老爷三老爷胆气壮,二老爷和三老爷哭着求着搬走呢。”

  听到这里,贺俞氏无有不知的了。

  俞恒的名声贺俞氏早就听说了,本和兄长并非十分亲密,听说兄长过世后,又是几年以后,当然知道俞恒命硬,祖孙四代接二连三地没了,难道竟是他克着自己的儿孙了?

  贺俞氏悚然一惊,正再听,却听亭中人道:“咱们快推开窗户瞧瞧,别叫人听到了,回头老太太和公爷知道,不撵我们出去才怪!”

  贺俞氏再也听不下去了,但躲闪不及,遂加重脚步,故作镇定地吩咐⾝后的心腹丫鬟道:“来回走了几趟,实在是累得慌,不知亭中可有人,咱们歇歇脚。”丫鬟答应一声,扶着贺俞氏进了亭子,见到里头两个婆子一个丫鬟,正惊慌失措地站着。

  贺俞氏和蔼可亲地道:“不必慌张,刚刚你们在说什么?”

  三人均矢口否认道:“不曾说,想是老姑太太听错了?”

  贺俞氏笑了笑,她既已听到了,也就不再追问,自己问她们说的是什么,就是说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果然三人如逢大赦,连忙告辞。

  人离开后,贺俞氏脸⾊一沉,低声吩咐丫鬟去打听。她羡慕俞家的权势,但是她也不愿自家人遭殃,若当真是俞恒所克,她决不能住在这里,横竖就算住在自己家,有什么事情一样来找俞家帮衬,自己还有另外两个內侄呢,都做了大官。

  不管怎么打听,俞恒的名声本就是人尽皆知,又见儿孙们病势沉重,贺俞氏立即要搬家,遂向俞老太太辞别。

  俞老太太听说他们因疑心并未用王太医的药,反而悄悄请了大夫来看,所开药方自然不及王太医的精妙,故而未有起⾊,不噤冷冷一笑,假作挽留,道:“老姑太太府上自然是能住人的,但再过几⽇回去,更加齐整些。”

  贺俞氏听了,原来自己家的旧宅能居住,这就更好了,不必住在驿站里,免得名声不好,俞恒的命这么硬,她宁可住在驿站里或者客栈里,也不敢住在俞公府了,因此连忙摆手道:“不必了,嫂子欠安,我们心里愧疚,不敢再叨扰,还是回自己家罢,⽇后再来给嫂子请安问好。那些孩子们也都有些不好,在自己家静养更好些。[重生未来]星际流氓⾼手

  俞老太太顺⽔推舟不再挽留,命管家送他们离去。

  这几⽇俞恒又见过贺福生兄弟两次,从他们嘴里俞恒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他们来人颇多,住在俞公府,自己派去的小厮也知道了一些。

  原来他们家并不仅仅是利熏心,而是粤海一带海啸不断,百姓背井离乡,他们家损失惨重,又被几起难民冲进家中抢夺走了不少财物米粮,伤了不少人,同时又有倭寇不断扰,他们不敢再住下去,恐和本地县令一般被难民、倭寇斩首,遂在得到长庆帝登基的消息后卖掉田庄,急急忙忙地进京,以求庇佑。

  而这些消息,长庆帝却不曾得到。一直以来,许多地方的折子都是歌功颂德,说本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除非有极大的灾情,否则很少上奏,以免误了前程。粤海一带的‮员官‬上奏时,花团锦簇,歌舞升平,但就是太好了,让长庆帝生了疑心。就算是天下太平,也不可能处处繁华,连饿死的百姓都没有,就是天子脚下,还有许多乞丐呢。

  俞恒忙将消息告知长庆帝,长庆帝顿时龙颜大怒,却因消息来源于贺家,并无证据,便想着该让何人做钦差前去查探。

  看他面露沉昑之⾊,俞恒道:“总得陛下最信任的人方好。这些消息都是微臣从贺家嘴里得知,外人并不晓得,若是派遣别人,难免走漏了风声,竟是先派往他处,等到中途再转道粤海才好。微臣觉得,既然粤海能瞒得严严实实,没有任何消息送进京城,必然京城中也有和粤海一带‮员官‬好的人,陛下圣明,粤海一带的‮员官‬不可能人人都想瞒天过海。”

  长庆帝冷冷地道:“各处‮员官‬遮天蔽⽇者多,说什么天⾼皇帝远,他们在那里,竟是土皇帝一般,料想粤海也是如此。”

  俞恒默然不语,那些年他和林睿去了不少地方,如何不知这些。

  长庆帝心头掠过朝臣名字,最终定在林如海⾝上,虽然林如海不若苏黎那般,但是他一直尽忠于宣康帝,自己登基后,他也尽忠于自己,且为人既有官场老臣的圆滑世故,又有文人的风骨本⾊,从不贪污受贿。

  林如海接到长庆帝的圣旨,令自己出京巡边,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时,宮里太监又宣召自己进宮面圣,林如海忙收拾了进宮,见俞恒立在长庆帝⾝边,有些诧异,待听到俞恒细说分明,顿时恍然大悟。

  长庆帝的意思是让他奉旨巡边,途中折道粤海,或是明察,或是暗访,先打听清楚那里的境况,然后再设法赈灾、对敌。既是海啸,必然‮蹋糟‬生民,又有倭寇,想来更是危机重重。粤海一带没有‮员官‬上报灾情军情,必然是镇守粤海的‮员官‬也有了私心。

  林如海想到镇守粤海的‮员官‬似乎姓邬,上辈子进京时,贾⺟大寿还送了极重的寿礼。

  林如海道:“若是军中将领不堪重用,微臣该当如何?微臣是文人,读书做文章替百姓排忧解难都做得,却偏偏做不得将领,不知如何行军打仗呢。竟是由陛下做主,派一位将军和微臣同往,途中既能相互照应,到那里也能接手军务。”

  长庆帝沉昑道:“你觉得何人恰当?”

  林如海忙道:“微臣不知,还请陛下亲选。”

  长庆帝最终挑中了张大虎,他是林如海抚养长大的,出⾝贫寒,武艺⾼強,最难得的是他吃得了苦,而且一门心思尽忠为国,途中林如海转道,他只会用心保护,而不会生出不和之心。而且顾越曾在粤海为官多年,人虽不在了,却有些基,张大虎娶顾逸,从顾逸口中也能知道一些‮员官‬好坏,行事便宜些。林如海听了,也觉得张大虎极好。

  于是,长庆帝当即下旨召了张大虎进宮,令其随同林如海巡边。

  张大虎知晓此行危险,自然満口答应。

  长庆帝对林如海道:“你们巡边,途中直奔粤海,若是粤海一切安好,朕求之不得,索你们回京时,再查访别处,若有不好的,不必传信回京,当可先斩后奏,料理当地事务。”

  林如海躬⾝应是,张大虎亦然。

  因粤海一带的事情已是火烧眉⽑了,丝毫耽误不得,林如海和张大虎出宮后,各自收拾行囊,打算次⽇将公务移下官,后⽇出京。

  闻得林如海奉旨巡边,贾敏一呆,道:“再过几⽇就进八月了呢。”

  林如海望向黛⽟,神⾊柔和,道:“⽟儿小定的事情只能由夫人做主料理了,我固然想着那⽇在家,但是国事大于天,⽟儿,就委屈你了。还有睿儿,睿儿成亲的时候我也不在家中,都得让夫人费心。”

  黛⽟道:“爹爹已经说了,国事大于天,既是国事,自然不必顾及家事。爹爹只管安心出京,女儿不是不懂事的人,再没有因为爹爹忙于公务就觉得自己受委屈的道理。天底下多少人成亲定亲的时候,⽗亲都不在跟前呢,又不止我和哥哥。哥哥你说对不对?”

  林睿在一旁听完,挑了挑眉头,摊手道:“话都让妹妹说尽了,我能说什么?”

  见儿女如此体贴,林如海心里喜不已。

  因此事要紧,林如海并未如同往常一样告知女,只有林睿⾝为长子,又做了官,所以知道一些,林如海朝他使了个眼⾊,往书房里走去。

  林睿听了林如海的代,道:“⽗亲放心,儿子晓得,一定多派些人巡视,不叫那些人狗急跳墙,拿咱们家出气。”粤海一带能把消息瞒到如此地步,京城必然有人在,林如海奉旨巡边能瞒得过一时,却瞒不了一世,终究还会被他们知晓的,到那时,林睿便该小心了。

  林如海回思上辈子所见,和邬将军好的,除了荣国府,还有那几家。

  因许多事和上辈子有所不同,林如海并不事事和前尘往事一一对应,有些事依旧记得清清楚楚,但是有些事当时却也没有如何在意。他想了半⽇,仍无所得,对林睿道:“府中加派人手,另外你和恒儿也留些心,莫叫我们的行踪落⼊他们眼中,继而给粤海一带的‮员官‬通风报信,到那时,悔之晚矣。”

  粤海一带的‮员官‬不曾上报朝廷,未必是有反心,只是恐怕上头苛责罢了。

  林睿点头道:“⽗亲放心,等⽗亲出门后,料理完眼前几宗喜事,我便劝⺟亲和妹妹关门闭户,托病在家,免得应酬途中生事。”

  林如海摆摆手,道:“在家里太寂寞了些,不必如此。只需在你⺟亲妹妹出门前后,多派些护院随从保护,处处谨慎一些即可。天子脚下,多少‮员官‬处处巡查,哪能让那些人轻易得手。再说,为⽗出京,圣上必然也会照应咱们家中。”

  林睿想了想,道:“还是⽗亲说得有理。新任兵马司指挥使是儿子结的好友,到时候请他多派些人手巡视这边,双管齐下,万无一失。”

  长安城的格局乃是东富西贵、南贫北,他们家就是住在皇宮西面,距离皇宮极近,附近街巷多是达官显贵之家,寻常百姓鲜少住在这里,平常官兵经常巡视,林睿请人多巡视几次,并不是什么要紧事,他们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皇室共手札

  林如海摸了摸长须,露出一丝赞许之⾊。

  第三⽇,林如海和张大虎离京,张大虎早就从顾逸处知道一些粤海的‮员官‬了,颇有几家曾经得过顾越的恩典,此时出京要紧,便没再问顾逸,所知道的那些已经⾜够了。他和林如海一说,自是十分喜悦。其他人不知此行底细,只道他们确实是奉旨巡边,十分羡慕他们得长庆帝的重用和信任,竟是纷纷来送他们出城。

  林如海和张大虎都是习武之人,所带的亲兵随从个个都有一⾝武艺,离京一⽇后,立即抛却马车,骑马而行,将许多执事都收了起来。

  黛⽟心里惦记着林如海,望着窗外竹林怔怔不语。

  雪雁走过来道:“秋天的⾐裳已经得了,姑娘和往常一样,都是夹⾐,尤其是姑娘小定那⽇的⾐裳,⽩鹭姐姐亲自动手做的呢,精致得了不得。”

  黛⽟不回头,托腮看着窗外,逗弄鹦鹉念诗。

  雪雁知道她在算林如海的行程,劝道:“老爷是做大事的,又带了许多人,姑娘放心罢。”

  黛⽟听了,见房中无人,大小丫头们都去园子里顽了,这也是她吩咐的,虽将进八月,依旧炎热,索不叫她们打扰自己的清静,道:“你知道我担心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

  她虽然猜不出来林如海去了何处,但是林如海一走,府中立时戒严,他们家的护院多是习武多年,外人不知,她哪能看不出来,听回家探亲的小丫头说,附近巡查的官兵也多了不少。种种见闻导致黛⽟立时明⽩林如海此行不简单,幸而她十分懂事,并未说出来。

  只盼着林如海一路平平安安,平安去,平安回。

  雪雁笑道:“别的我不知道,但是有一样我知道,那便是姑娘小定时必定十分热闹。”

  正如雪雁所说,林如海刚刚奉旨巡边,俞恒又封了公爵,两家赫赫扬扬,都是长庆帝心腹重臣,⾝为一品大员的嫡长女,又是圣旨赐婚,和他们家好的世应袭都来了,没有来往的羡慕其势,亦都到了。

  贾敏早就将文定的一切预备妥当了,纵然八月事多而忙碌,也不曾影响半分,等人到时,处处张灯结彩,花开锦绣,屏开鸾凤,热闹非凡。

  因是夏末秋初,天⾼云淡,不冷不热,倒是清慡时候。

  贾敏一早起来就打扮得焕然一新,眉梢眼角皆是融融喜⾊,因东平王妃、北静太妃等都到了,贾敏満个亲自进来,刚刚坐下,尚未来得及寒暄,又听说贾⺟带着窦夫人和王夫人并舂姊妹一起来了,贾敏忙向东平王妃和北静太妃告罪一声,了进来。

  见到东平王妃和北静王妃,贾⺟等人忙上前请安。

  北静太妃笑道:“老太君快别多礼,今儿是⽟儿的喜事,咱们两家又是几辈子的情了,很不必如此。”北静太妃说话间,忽然想起贾⺟初三过寿时,贾敏虽去了,子女却没有去,林睿借口上班,林智借口上学,而黛⽟却是被自己接走了。

  于是,北静太妃道:“上回老太君过寿,我原想亲自过去道贺,谁承想⾝上不好,又想着江南的景儿,就接了⽟儿过去陪我解闷,如今一想,竟是对不住老太君了。”

  贾⺟忙道:“当不起,当不起。太妃看重⽟儿,是⽟儿的福气,若是能解太妃的烦闷,便是她的好处,焉能怪她呢?”贾⺟嘴里如此言语,心里却是苦涩不堪,她知晓因宝⽟之故,黛⽟又将定亲,所以不来府上,也是为了避免和宝⽟再见的意思。贾⺟当时失落了片刻,但想到宝⽟的脾,唯恐他念着黛⽟,黛⽟不来,倒也是好事,遂心平气和起来。

  北静太妃见她面⾊未露丝毫不悦,笑道:“我就知道老太君善解人意,我虽未能去给老太君拜寿,但是明⽇府上大姑娘出阁,我必定要给她添妆的。”

  贾⺟听了,忙笑着道谢。

  贾⺟过寿、黛⽟小定、元舂出阁,竟是连在了一起,贾敏心中叹息,见王夫人坦然坐着,虽依然如木头人一般,却掩不住脸上的喜气,想来是因元舂之故甚感荣光罢?可是,用女孩儿家得来的荣光,又能到几时呢?

  贾敏不及言语,就听人说俞老太太来了。

  俞老太太将养至今,自觉好了些,但是一病多时,喜气亦难掩病态,穿着暗红⾊提花褙子,拄着一沉香拐,亲自替俞恒做主。俞皇后担忧祖⺟,文定之礼都是俞皇后亲自赐下来的,她虽未见过黛⽟,却时有耳闻,因此満意非常,正想着见见她呢。

  俞老太太本就是看着黛⽟长大的,素知黛⽟为人品行,来到林家后,与各人见过礼,満嘴里都都是夸赞黛⽟的话。俞恒之⽗俞和追封一等公,既为其⺟,俞老太太也是一等公太夫人,只需拜见诸位王妃公主罢了,东平王妃和北静王妃来了,永昌公主和南安太妃、西宁太妃等都到了。只因俞恒封爵后她病了,一直不曾出门,故有不少人已是多时未见。

  连太太也来了,笑道:“⽟儿的好处,还用老太君夸?人人都知道呢。”

  俞老太太转头看到她,笑道:“⽇后就是你外甥媳妇了,记得多疼着些。”

  贾敏听俞老太太对黛⽟赞誉极重,満意非常,心里也觉得喜,俞老太太越是満意黛⽟,流露出黛⽟处处妥帖,⾊、⾊齐全,将来黛⽟进门后地位愈加稳重,不但族中不会小觑她,就是将来在外人跟前,也不会说她半句不是。

  俞老太太瞧着屋里的热闹,心里悲喜集,悲的是自己,喜的是自己去后,俞恒得此贤,也算是有人相伴,不会寂寞了。

  略坐片刻,便到了吉时,贾敏忙命人请黛⽟出来。

  黛⽟今⽇穿了一件大红遍地织金的对襟褙子,底下衬着粉底红花的裙子,更觉得鲜‮媚妩‬,她本就生得袅娜风流,此时既有弱柳之姿,又有姣花之貌,行礼拜见时,进退有度,众人只觉得似有天仙在眼前行动,不觉都看呆了。

  凤姐轻舒了一口气,笑昑昑地开口道:“天底下竟有这样标致美貌的人物?虽已见了几次,却觉得比上回见时更显得出挑了。”

  她一开口,别人亦非草木之人,也都赞不绝口。

  听了他们的称赞,俞老太太和贾敏都觉得十分体面,俞老太太命人送上四个描金画凤的掐丝锦盒,正是俞皇后赐下来的东西,金项圈、金戒指、金镯子等头面首饰一应俱全,又有⾐裳⾐料等物,光彩夺目,令人看花了眼。

  来人自是有见识的,一眼就认出是宮中之物,暗暗念佛不绝。

  俞老太太拿出一支⾚金累丝的凤头钗,钗头镶嵌着一颗明珠,她亲手揷在黛⽟鬓边,又从怀里掏出一对羊脂⽩⽟龙凤镯,道:“这是咱们家祖传的宝贝,今儿我就给你了。”

  黛⽟红着脸拜谢,收下后,贾敏命人回礼,才算礼毕。  wWW.ssVVxs.Com
上一章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下一章 ( →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弹窗是双面人的经典之作,三围小说网提供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三围小说网是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弹窗阅读就选之站,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弹窗精心整理出精选。